
而﹝訓體﹞只是將「八識田中」的累世記憶引發出來,讓負面的情緒跟壓力得以藉由動作、行為來宣洩、釋放出來,但是,動完了之後,就需要進入靜態的動作了,這時就必須要﹝靜坐﹞了,就如《清淨經》所講的「動為靜之基」,當靈能很活躍時,就必須要先訓體,也就是讓靈能能藉由動態的動作來宣洩、釋放了之後,﹝靈﹞才可以慢慢的靜置下來,此時,就需要進入「靜坐」的這個階段了,﹝靜坐﹞除了可以慢慢調整身體的氣的狀態,讓身體慢慢趨於平靜,讓﹝氣﹞跟呼吸可以慢慢的趨緩下來之外,更可以好好的面對自己的心跟靈,把剛剛訓體的整個過程、感受到的事物,再一一做整理,仔細思考,真實的面對自己跟自己的問題,去探詢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感受? 他的原因到底在哪裡? 自己為什麼會對這樣的事情在意? 為何我的靈會顯現出這樣的狀態讓我看到? 我為何會有這麼強烈的情緒? 一一去探究、去檢視、去面對自己,而這些都需要在﹝靜坐﹞中一一去參悟、去了解、去探詢,因此靜坐中,也有修復心靈跟身體的作用在裡面。
本文來自: http://taichinquan01.pixnet.net/blog/post/216328279-%E7%82%BA%E4%BD%95%E9%9C%80%E8%A6%81%E8%A8%93%E9
petercd24i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為何會有 "甚深處" "倍復甚深難見" 呢?
"見緣起" 就見 "甚深處" 了嗎?
"一切取離、愛盡、無欲、寂滅、涅槃" 就見 "倍復甚深" 了嗎?
回應:所謂的"倍復甚深難見"佛是要開示,「如此二法,謂:有為、無為。有為者,若生、若住、若異、若滅;無為者,不生、不住、不異、不滅,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、涅槃。」的相對性,佛子應知,此相對之法皆是『此故彼』的緣起正觀法則!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50503000016KK03641
petercd24i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. 瑜伽體位法:正統的瑜伽並非是女性的專利,藉由特定的姿勢及方式,能使人身心放鬆並改善健康問題。
2.靜心靜坐:高度集中鍛鍊心智的方法即為靜坐,在許多實驗皆證實靜坐能改善記憶、注意力、理解力及增強抗壓的效果
3.心靈成長課程:透過古老瑜伽哲學與科學的智慧,帶來不同於現今功利導向所帶來的生活觀
4.蔬活美食:真正的蔬食不單只是帶來健康,其豐富的多樣化以及美味的口感,也能顛覆您對蔬食的刻板印象。
5.永續生態設計課程:藉由課程去理解在世界各地開始興起的永續環保新生活觀念。
6.有機農場體驗:實際與大自然互動,除了能放鬆自身壓力外,同樣也可以讓人了解人與自然該如何去互動。
petercd24i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